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彝海结盟·历史的回响”学术交流会

2025/3/25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打印此文

本网讯(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健敏 图/大学生记者团 宋健)为深入发掘“彝海结盟”红色文化及革命精神教育资源的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与“彝海结盟·善行传承”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于3月19日成功举办“彝海结盟·历史的回响”学术交流会。基金会代表刘志,科技处副处长汪俊良,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胡海燕主持。

为搭建研究中心与基金会长期合作的平台,会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岳精柱与刘志对即将合作出版的专著《彝海结盟·历史的回响》再一次深入交流。岳精柱就专著规划情况进行说明,双方就史料收集、写作框架、出版计划等内容交换意见,形成工作计划方案。

下午14时,“彝海结盟·历史的回响”学术交流会在办公楼报告厅召开,交流会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岳精柱以“彝海结盟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为题,从党史维度剖析结盟事件对中国革命的重要影响,从民族学角度分析了彝海结盟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重大意义;刘志通过分享彝族文化与红色精神的传承故事,讲述了彝族小叶丹家族历史,将那段厚重的历史鲜活的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在场人员无不为之动容,产生强烈共鸣。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巧玲表示“彝海结盟”谱写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政策的辉煌篇章。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是军事史上的成功典范,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她希望老师们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从历史维度、精神维度、实践维度挖掘这段历史的精神内核,力争高水平研究成果。 

随后,研究中心与基金会签署了《彝海结盟·历史的回响》专著委托协议,该项目在我校正式落地。该项目将通过文献考据、田野调查、跨学科分析等方式,打造兼具学术深度与传播力的红色文化成果。 


相关链接
南泉校区: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林16号招生 双桥校区: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桥街道西湖大道76号 咨询热线:023-62846626 023-62846636